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实验课程《重构设计》

创新创业综合成果与作品展 /

徐亮设计
徐亮设计
徐亮设计
徐亮设计
实验课程《重构设计》
实验课程《重构设计》
实验课程《重构设计》
实验课程《重构设计》

课程介绍

重构设计课程是包装与艺术设计综合实验中心实验设计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重构设计”的元素构成。重构是一种设计理念,是设计思维模式的并行,是设计实践的意义所在。重构设计课程是表现原有常态设计中寻求的新的形式美感,不是单一思维模式的重新构架,重构设计所带来的新的视觉变化及空间上的变化是有机统一的,是体现重构设计理念的主要形式法则。

课程内容

一、理论讲授

1.平面、立体设计基础与视觉空间表达;

2.中国传统图形设计基础与应用;

3.认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价值与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二、设计程序

1.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设计规律(传统图案的构成原理与方法);

2.现代图形设计的表现与设计方法;

3.运用传统视觉元素转换现代图形设计的应用研究。

三、课题实践

1.汉字重构:

注重汉字本意的理解与字体本体笔画的解构与重构;

2.戏曲脸谱:

注重脸谱作为图案化的应用设计,强调图形观念与装饰表现;

3.敦煌藻井:

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强化其重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创性。

四、教学方法

课程共计五周,40课时,课程整体划分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重构理论的讲授部分,传统元素的概念表达;

第二阶段:了解解构到重构的设计程序,以传统视觉元素作为设计元素进行重构设计训练;

第三阶段:通过上述训练进一步重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价值,达到更有价值升华的现代图形设计的目的;

第四阶段:课题作品的评教、讨论与展示,注重设计过程的原创性。

教学成果

一、学生收获:

领悟现代设计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重构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设计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及创造能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重构设计”打破原有单一的思维模式,通过实验传统视觉元素的多元化设计,广泛尝试新的思维方法与新的表现手段,使设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传统元素、纹样、图案等,来思考、表现、传达设计智慧。

二、教师体会:

“重构设计”课程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实验的原则,从传统文化认知和设计学理入手,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其设计课题、设计方法、丰富设计语汇。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学生思考创新能力。依托传统视觉元素及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各门类传统元素的综合概括力。“重构设计”课程目的重在实验和创新,综合设计语汇、综合设计方法,以达到传统视觉元素转换现代设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