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
创新创业综合成果与作品展 /
课程介绍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建筑、城市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毕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趋势
课程内容
一、理论讲授
1.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的认知;
2.传统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区别;
3.生态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应用。
二、设计程序
1.了解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的设计内容;
2.生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
3.针对实际问题作出生态建筑和规划的方案设计。
三、课题实践
1.生态建筑认知过程:
对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2.古今中外生态建筑的实例:
生态建筑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存在,通过实例讲解让同学们了解生态建筑;
3.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设计:
了解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后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四、教学方法
课程共计五周,72课时,课程整体划分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生态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讲授部分;
第二阶段:针对传统建筑和生态建筑的不同进行讲解分析;
第三阶段:通过上述训练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让同学们产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设计想法;
第四阶段:对设计课题作品进行评教、讨论与展示,注重设计过程的原创性。
教学成果
一.学生收获:
在传统建筑设计逐渐被生态建筑代替的当下,让学生对生态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有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并从设计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学生的原创性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打破原有单一的思维模式,通过实践教学对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产生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本课程使得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生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未来和趋势。如何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
二.教师体会:
“生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实验的原则,从转变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入手,对当下生态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必要性让同学们产生一个深刻的认知。强调学生对传统建筑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不同,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学生思考创新能力。用设计的手段推动当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生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重在实验和创新,通过对生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实践过程达到学生对全新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实践过程的目的。